江城春盡偶作

· 王恭
郭外空林帶夕霏,海天離思遠依依。 流年又逐殘春去,華髮空驚兩鬢稀。 啼鳥落花孤夢斷,白雲芳草舊遊非。 家園此日堪惆悵,況是天涯客未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郭外:城外。
  • 夕霏:傍晚的霧靄。
  • 離思:離別的思念。
  • 流年:流逝的年華。
  • 華髮:花白的頭髮。
  • 空驚:徒然感到驚訝。
  • 兩鬢稀:兩邊的鬢髮稀疏。
  • 孤夢斷:孤獨的夢境中斷。
  • 舊遊非:舊時的遊玩之地已非昔日。
  • 惆悵:傷感,失意。
  • 天涯:極遠的地方。

翻譯

城外的空林中,夕陽的餘暉與霧靄交織,我對海天的思念遙遠而纏綿。 流逝的年華又隨着殘春一同離去,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頭髮已經花白,兩鬢稀疏。 啼叫的鳥兒和落花讓孤獨的夢境中斷,白雲和芳草讓我想起舊時的遊玩之地,但已非昔日。 家園今日令人感到傷感,更何況我還在天涯,客居他鄉,未能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流逝時光的感慨和對遠方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中,「流年又逐殘春去」一句,既描繪了春天的消逝,也隱喻了年華的老去,情感深沉。後句「華髮空驚兩鬢稀」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驚訝。末句「家園此日堪惆悵,況是天涯客未歸」則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孤獨和鄉愁,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和對人生易老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