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呈蘇元易並示隼兒

草生堂砌煙皆綠,梅借晴光色自增。 長路隨行憐稚子,旅懷同住喜良朋。 十年屏跡同圓月,此夜寒齋共一燈。 西望越雲最高處,名山慚愧未能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堂砌:臺階。
  • 屏跡:隱居,不出門。
  • 圓月:滿月,比喻團圓。
  • 寒齋:簡陋的書房或居所。
  • 名山:指著名的山嶽。

翻譯

草兒生長在臺階旁,煙霧繚繞,彷彿連煙都染上了綠色;梅花藉着晴朗的天光,色彩更加鮮豔。 長途旅行中,我憐愛地陪伴着我的幼子;在旅途中,與好友同住,心中感到無比喜悅。 十年間,我們如同隱居者,共同守望着滿月;而今夜,在這寒冷的書房裏,我們共享一盞燈火。 向西望去,越地的雲彩最高處,我慚愧自己未能登上那著名的山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景緻與情感。詩中,「草生堂砌煙皆綠,梅借晴光色自增」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自然景色的美,同時寓含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後句「長路隨行憐稚子,旅懷同住喜良朋」則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深情及與友人相聚的喜悅。結尾「西望越雲最高處,名山慚愧未能登」抒發了詩人對未能實現登高望遠之願的遺憾,增添了詩歌的深沉意味。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