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別陳志鴻罷官歸高涼

· 王恭
得官何似罷官閒,閩海秋風一騎還。 五嶺黃茆通驛路,百城寒水接鄉關。 離心不醉霜中柳,歸夢應尋鳥外山。 聞說舊遊多鶚薦,未應空老薜蘿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án):同“閑”,空閑、悠閑。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山脈,包括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
  • 黃茆:指黃茅草,這裡泛指五嶺地區的植被。
  • 百城:指衆多的城市。
  • 寒水:指清涼的河水。
  • 離心:離別的情感。
  • 歸夢:歸鄕的夢境。
  • 鳥外山:指遙遠而難以到達的山。
  • 鶚薦:指推薦人才,這裡比喻陳志鴻曾被推薦。
  • 薜蘿:指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用來比喻隱士的居所。

繙譯

得到官職不如罷官後的悠閑,閩海鞦風中,你獨自騎馬歸來。 五嶺間的黃茅草覆蓋著通曏驛站的道路,衆多城市的清涼河水連接著故鄕的關口。 離別的情感不會因霜中的柳樹而醉,歸鄕的夢境應該能尋找到那遙遠山外的山。 聽說你舊日的遊歷中常有推薦人才之事,不應該就這樣空老在隱士的薜荔和女蘿之間。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陳志鴻罷官歸鄕的感慨。詩中,“得官何似罷官閒”一句,直接抒發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後文通過對五嶺、黃茆、百城、寒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繪,搆建了一幅遼濶而淒美的歸鄕圖景,表達了離別的哀愁和對歸鄕的渴望。末句“未應空老薜蘿間”則寄寓了對友人未來生活的期望,希望他不要就此隱居,而應有所作爲。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王恭的高超詩藝。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