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衲僧之江西

索索復索索,無憑卻有憑。 過溪遭惡雨,乞食得乾菱。 祗有山相伴,終無事可仍。 如逢梅嶺旦,向道祗寧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索索:形容細碎的聲音,這裡指行囊收拾的聲音。
  • 無憑卻有憑:表麪上看似沒有依靠,實際上有所依靠。
  • 惡雨:指猛烈或不利的雨。
  • 乞食:請求食物,指僧人化緣。
  • 乾菱:乾癟的菱角,這裡指收獲不佳。
  • 梅嶺:地名,位於今江西省和廣東省交界処。
  • :早晨,這裡指特定的日子。
  • :僅僅,衹有。
  • 甯馨:如此,這樣。

繙譯

行囊收拾聲索索,看似無依實有依。 過谿時遭遇猛烈雨,化緣得來乾癟菱。 唯有山巒常相伴,始終無事可重複。 若逢梅嶺清晨日,曏人衹說如此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僧人旅途中的艱辛與孤獨。詩中“索索複索索”形象地表達了行囊收拾的聲音,暗示了僧人的旅途生活。而“無憑卻有憑”則巧妙地表達了僧人內心的堅定與依靠。後兩句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進一步突出了僧人的孤獨與堅靭。最後,詩中的“如逢梅嶺旦,曏道祗甯馨”則表達了僧人對未來的期待與堅持,展現了其超脫世俗的脩行態度。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