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打毬有作

親掃毬場如砥平,龍驤驟馬曉光晴。 入門百拜瞻雄勢,動地三軍唱好聲。 玉勒回時沾赤汗,花鬉分處拂紅纓。 欲令四海氛煙靜,杖底纖塵不敢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砥平(dǐ píng):像磨刀石一樣平坦。
  • 龍驤(lóng xiāng):形容馬匹奔騰的樣子,比喻英勇的戰士。
  • 驟馬:快速奔馳的馬。
  • 百拜:多次鞠躬,表示尊敬。
  • 玉勒(yù lè):裝飾華麗的馬籠頭。
  • 花鬉(huā zōng):裝飾有花紋的馬鬃。
  • 紅纓(hóng yīng):紅色的馬纓,即馬頭上的裝飾物。
  • 氛煙(fēn yān):戰亂的煙塵,比喻戰爭或動亂。
  • 杖底:杖子的底部,這裏指地面。
  • 纖塵(xiān chén):細小的塵埃。

翻譯

親自清掃的球場如同磨刀石一般平坦,英勇的戰士騎着奔騰的馬在晴朗的晨光中馳騁。 進入場地後,衆人紛紛鞠躬,仰望那雄壯的氣勢,震天的三軍齊聲叫好。 裝飾華麗的馬籠頭在陽光下閃耀,馬匹的汗水如赤色般閃爍,花紋裝飾的馬鬃拂動着紅色的馬纓。 希望能讓四海的戰亂煙塵平息,地面上連最細小的塵埃都不敢生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觀看打毬(古代的一種馬球運動)的盛況,通過生動的意象和雄渾的語言,展現了場面的壯觀和氣氛的熱烈。詩中「親掃毬場如砥平」一句,既表現了場地的平整,也暗含了對比賽公正、順利進行的祝願。後文通過對馬匹和戰士的描繪,進一步以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感受,傳達了比賽的激烈和觀衆的興奮。結尾則寄寓了詩人對和平的深切期望,體現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對社會安寧的嚮往。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