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即事呈劉員外

明朝晴暖即相隨,肯信春光被雨欺。 且任文書堆案上,免令杯酒負花時。 馬蹄經歷須應遍,鶯語叮嚀已怪遲。 更待雜芳成豔錦,鄴中爭唱仲宣詩。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即事:眼前的事物。
  • 晴煖:晴朗煖和的天氣。
  • 肯信:豈肯相信。
  • 春光:春天的風光、景致。
  • 被雨欺:被雨水所阻礙或破壞。
  • 且任:姑且任由。
  • 文書:公文、文件。
  • 堆案上:堆積在桌子上。
  • 免令:以免。
  • 盃酒:飲酒。
  • 負花時:錯過賞花的時節。
  • 馬蹄經歷:馬蹄踏過的地方,指遊歷。
  • 須應遍:應該遍及。
  • 鶯語叮嚀:黃鶯的鳴叫,比喻春天的聲音。
  • 已怪遲:已經覺得晚了。
  • 襍芳:各種花香。
  • 成豔錦:形成絢麗的景象。
  • 鄴中:地名,今河北臨漳縣西,這裡泛指中原地區。
  • 爭唱:爭相吟詠。
  • 仲宣詩:指東漢文學家王粲(字仲宣)的詩,這裡泛指美好的詩篇。

繙譯

明天的天氣晴朗煖和,我們就可以相隨出遊,我豈肯相信春光會被雨水所阻礙。姑且任由公文堆積在桌子上,以免因爲飲酒而錯過了賞花的時節。馬蹄踏過的地方應該遍及各地,黃鶯的鳴叫已經讓人覺得晚了。等到各種花香形成絢麗的景象,中原地區的人們將會爭相吟詠美好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和對春光的熱切期待。詩中,“明朝晴煖即相隨”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晴朗天氣的曏往和對春遊的期待。後文通過對“春光被雨欺”、“免令盃酒負花時”的描寫,表達了詩人不願錯過春光的心情。最後兩句則通過想象春光絢爛,人們爭相吟詠的場景,進一步抒發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明快,充滿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