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契公自桂陽赴南海

· 無可
南行登嶺首,與俗洗煩埃。 磬罷孤舟發,禪移積瘴開。 中餐湘鳥下,朝講海人來。 莫便將經卷,炎方去不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磬罷(qìng bà):指磬聲停止,磬是一種打擊樂器,常用於佛教儀式中。
  • 禪移:指禪宗的修行或禪定的境界轉移。
  • 積瘴:指長期積聚的溼熱之氣,常指南方溼熱的氣候。
  • 湘鳥:指湖南地區的鳥類,這裏可能特指湘江流域的鳥。
  • 朝講:指早晨講經說法。
  • 炎方:指南方,因南方氣候炎熱而得名。

翻譯

南行登上山嶺之巔,願這俗世之塵得以洗淨。 磬聲停止後,孤舟啓航,禪修的境界隨積瘴消散而轉變。 中午用餐時,湘江的鳥兒飛下,早晨講經時,海上來的人聚集。 不要就這樣帶着經卷離去,炎熱的南方一旦離去,便不再回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契公南行的情景,通過「登嶺首」、「洗煩埃」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清淨境界的嚮往。詩中「磬罷孤舟發」一句,既描繪了出發的場景,又隱喻了禪修的境界。後兩句則通過「湘鳥下」、「海人來」等生動畫面,展現了南方的自然與人文風情。結尾的「莫便將經卷,炎方去不回」則透露出對離別的無奈與不捨,同時也暗示了南方的獨特魅力,使人心生留戀。

無可

無可,唐代詩僧,俗姓賈,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賈島從弟。少年時出家爲僧,嘗與賈島同居青龍寺,後雲遊越州、湖湘、廬山等地。大和年間,爲白閣寺僧。與姚合過往甚密,酬唱至多。又與張籍、馬戴等人友善。無可攻詩,多五言,與賈島、周賀齊名。亦以能書名,效柳公權體。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