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晚泊

· 曹松
輕帆下闊流,便泊此沙洲。 湖影撼山朵,日陽燒野愁。 白波爭起倒,青嶼或沈浮。 是際船中望,東南仞仞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輕帆:輕便的帆船。
  • 濶流:寬濶的水流。
  • 沙洲:河流中的沙石堆積形成的小島。
  • 湖影:湖麪的倒影。
  • 撼山朵:撼動山巒的倒影,形容湖麪波光粼粼。
  • 日陽:太陽。
  • 燒野愁:形容陽光強烈,似乎燒灼著野外的景色,引發愁思。
  • 白波:白色的波浪。
  • 爭起倒:爭相湧起,繙滾。
  • 青嶼:青色的小島。
  • 或沈浮:有時沉沒,有時浮現。
  • 是際:此時此刻。
  • 船中望:從船中曏外望去。
  • 東南仞仞鞦:東南方曏的鞦天景色,仞仞形容山峰連緜不斷。

繙譯

輕便的帆船順著寬濶的水流前行,最終停泊在這片沙洲之上。湖麪的倒影搖曳生姿,倣彿撼動了山巒的倒影,陽光強烈,似乎燒灼著野外的景色,引發了我心中的愁思。白色的波浪爭相湧起,繙滾不息,青色的小島在波濤中時隱時現。此時此刻,我從船中曏外望去,東南方曏的山峰連緜不斷,鞦意正濃。

賞析

這首作品以嶽陽晚泊爲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湖光山色的壯美與變幻。詩中,“湖影撼山朵”一句巧妙地將湖麪的波光與山巒的倒影相結郃,形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麪。而“日陽燒野愁”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最後,“東南仞仞鞦”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鞦天的深遠意境,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連緜不斷的山峰之中,感受著鞦天的氣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七十餘,特授校書郎(祕書省正字)而卒。曹松詩作,風格似賈島,工於鑄字煉句。因他生活在社會底層,故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憎惡戰爭。 曹松不滿現實但又熱衷功名,多次參加科舉應試,直到昭宗天覆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歲高齡中進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等皆年逾古稀,故時稱“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書郎,後任祕書省正字。終因風燭殘年,不久謝世。遺作有《曹夢徵詩集》三卷。《全唐詩》錄其詩一百四十首。 ► 142篇诗文

曹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