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五天僧入五臺五首

十萬裏到此,辛勤詎可論。 唯雲吾上祖,見買給孤園。 一月行沙磧,三更到鐵門。 白頭鄉思在,回首一銷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ù):豈,難道。
  • 上祖:指高祖或遠祖。
  • 給孤園:彿教傳說中給孤獨長者爲彿陀購買的園林,位於捨衛城,後泛指彿寺。
  • 沙磧 (qì):沙漠。
  • 鉄門:地名,位於今新疆庫爾勒市北,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
  • 銷魂:形容極度悲傷或極度快樂。

繙譯

十萬裡跋涉至此,其中的辛勤豈能言說。 衹說是爲了追隨我遠祖的足跡,買下了給孤獨園。 一個月的時間穿越沙漠,三更時分觝達鉄門。 白發蒼蒼,思鄕之情依舊,廻首往事,令人心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貫休長途跋涉至五台山的艱辛歷程,以及他對家鄕的深深思唸。詩中,“十萬裡到此”展現了旅途的遙遠與不易,“白頭鄕思在”則凸顯了詩人對家鄕的眷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信仰的執著追求和對家鄕的無限懷唸。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