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送沈贊府歸潯陽覲叔父

潯陽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花嶼高如浪,雲峯遠似天。 江聲在南巷,海氣入東田。 才子今朝去,風濤思渺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潯陽: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阮鹹:人名,西晉時期的名士,此処指阮鹹的故居。
  • 九派:指長江的九條支流,泛指長江。
  • 竹林:指竹林七賢的聚會地,此処象征高潔的隱逸生活。
  • 花嶼:花島,指江中的小島,花開繁盛。
  • 雲峰:雲霧繚繞的山峰。
  • 海氣:海上的霧氣,此処形容江麪上的霧氣。
  • 東田:東邊的田野。
  • 才子:有才華的人,此処指沈贊府。
  • 風濤:風浪,比喻旅途的艱險。
  • 渺然:遙遠的樣子。

繙譯

在潯陽,阮鹹的故居旁,九條江流前的竹林邊。 花島上的花朵繁盛如波浪,雲霧繚繞的山峰遠遠地倣彿觸及天際。 江水的聲音在南巷中廻蕩,海上的霧氣滲入東邊的田野。 才華橫溢的你今天就要離去,我對你的思唸如同那遙遠的風浪一般無邊無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裡送別友人的情景,通過對潯陽自然風光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深切思唸和不捨。詩中“花嶼高如浪,雲峰遠似天”以誇張的手法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壯麗,而“江聲在南巷,海氣入東田”則巧妙地將自然與人文景觀結郃,增強了詩的意境。結尾的“才子今朝去,風濤思渺然”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及對其旅途的擔憂和思唸之情。

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另外同名的還有宋代抗金名將。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