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李翰林

· 曹松
李白雖然成異物,逸名猶與萬方傳。 昔朝曾侍玄宗側,大夜應歸賀監邊。 山木易高迷故壟,國風長在見遺篇。 投金渚畔春楊柳,自此何人系酒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異物:指已故的人。
  • 逸名:超凡脫俗的名聲。
  • 萬方:四面八方,泛指天下。
  • 玄宗:唐玄宗,李隆基。
  • 大夜:長夜,指死亡。
  • 賀監:賀知章,唐代著名詩人,曾任祕書監。
  • 故壟:指墳墓。
  • 國風:指《詩經》中的國風,這裏泛指詩歌。
  • 遺篇:遺留下來的詩篇。
  • 投金渚: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
  • 春楊柳:春天的楊柳,象徵生機。
  • 系酒船:指停泊的酒船,比喻詩人不再有。

翻譯

李白雖然已經離世,但他超凡的名聲仍然傳遍天下。 曾經他在唐玄宗的身邊侍奉,如今長眠在賀知章的旁邊。 山木高聳,容易讓人迷失在故人的墳墓旁, 國風長存,我們仍能見到他遺留下來的詩篇。 在投金渚畔,春天的楊柳依依, 從此以後,還有誰會將酒船系在這裏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深切懷念和崇高評價。詩中,「異物」、「逸名」等詞語凸顯了李白雖逝,但其名聲依舊響徹雲霄。通過「玄宗側」、「賀監邊」的對比,詩人展現了李白生前與死後的不同境遇,同時也體現了對其詩歌成就的肯定。結尾的「投金渚畔春楊柳,自此何人系酒船」則寓含了對李白逝去後無人能繼其風流的哀思,以及對其詩歌傳承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李白及其詩歌遺產的深情致敬。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七十餘,特授校書郎(祕書省正字)而卒。曹松詩作,風格似賈島,工於鑄字煉句。因他生活在社會底層,故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憎惡戰爭。 曹松不滿現實但又熱衷功名,多次參加科舉應試,直到昭宗天覆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歲高齡中進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等皆年逾古稀,故時稱“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書郎,後任祕書省正字。終因風燭殘年,不久謝世。遺作有《曹夢徵詩集》三卷。《全唐詩》錄其詩一百四十首。 ► 142篇诗文

曹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