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碧綠山澗裏清澈的泉水日夜奔流,月亮白色的光華靜靜映照天台西方之寒山。在這種幽靜的景色中體悟認知,若能如流水一樣放下煩惱,心無掛礙,神智就自然清明;如從法性空寂,洞識了悟,心空境空,內心清淨,外在環境也更加寂靜。
注釋
默知:默默地體認領悟,指禪定,是一種不知而知的悟性,爲兩種參禪方法之一。
觀空:般若慧智,洞識心空境空。
境逾寂:外在環境也超乎寂靜。
賞析
寒山子的這首詩,以碧澗泉水的清冽喻禪定,以寒山寺月色的光亮,喻以般若慧智觀色悟空,運用山澗、泉水、月華等最潔淨晶瑩的意象表達出一種開悟時的高峯體驗,強調由定發慧,由慧入定的“空慧具足”的修持功夫,使般若慧智與禪法結合起來,做到定慧雙修,功德圓滿。“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兩句,即是說我們只有常觀己心,一心修行,才能心如清泉,心臺自明。“修行之道,在於淨心”,“空”與“寂”說的是一種心境,能讓我們心境平和,無有恐怖。
寒山的詩中有不少禪宗的道理,宗教意味很濃。如在本詩中即表現出了流水遇到障礙只是轉身流過,正如人該不被一些事物迷惑、束縛的禪理。只有時時自我警惕,保持心靈潔淨,纔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