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雲氣

· 項斯
何年化作愁,漠漠便難收。 數點山能遠,平鋪水不流。 溼連湘竹暮,濃蓋舜墳秋。 亦有思歸客,看來盡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梧:地名,在今湖南寧遠縣境內,相傳舜帝葬於此地。(「梧」讀音:wú)
  • 漠漠:形容廣佈的樣子。
  • 湘竹:即斑竹,產於湖南湘江流域。(「湘」讀音:xiāng)

翻譯

不知何年這雲氣化作了憂愁,廣佈開來難以收拾。 幾點山峯在雲氣中顯得遙遠,雲平鋪開來像水一樣卻不流動。 溼氣連着傍晚的湘竹,濃雲遮蓋着秋天的舜墳。 也有思念家鄉的遊子,看到這雲氣似乎都愁白了頭。

賞析

這首詩以「蒼梧雲氣」爲主題,描繪了雲氣的廣闊、濃密以及給人的壓抑之感。詩的首聯通過「何年化作愁,漠漠便難收」,將雲氣比作憂愁,形象地表現了雲氣的瀰漫和持久。頷聯「數點山能遠,平鋪水不流」,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山峯在雲氣中顯得遙遠,而云氣又像水一樣平鋪卻不流動,表現出雲氣的獨特形態。頸聯「溼連湘竹暮,濃蓋舜墳秋」,進一步描繪雲氣的溼潤和濃密,同時與湘竹、舜墳等景物相結合,增添了歷史和文化的底蘊。尾聯「亦有思歸客,看來盡白頭」,則由景及人,說看到這雲氣的思歸之人都彷彿愁白了頭,進一步深化了憂愁的主題。整首詩意境幽深,通過對雲氣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深沉的愁緒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項斯

項斯

唐台州臨海人,字子遷。工詩。其詩清妙奇絕,爲張籍所知賞。敬宗寶曆至文宗開成之際,聲價藉甚。斯性疏曠,初築廬於杭州徑山朝陽峯前,交結淨者,如此三十餘年。武宗會昌三年,以詩卷謁楊敬之,敬之贈詩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詩聞於長安,次年,斯擢進士第,命爲潤州丹徒縣尉,卒於任所。有集。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