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雨上王使君二首

一片丹心合萬靈,應時甘雨帶龍腥。 驅塵煞燒連窮□,□電衝霓滿窅冥。 處處已知倉廩溢,家家皆歇管絃聽。 應須蚤勒南山石,黃霸清風滿內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心:赤誠的心。
  • 萬霛:萬物之霛,指所有生霛。
  • 應時:及時,適時。
  • 龍腥:龍身上的腥味,這裡指雨水帶來的清新氣息。
  • 敺塵:清除塵埃。
  • 煞燒:消除炎熱。
  • □電沖霓:閃電劃破彩虹,形容雨勢之大。
  • 滿窅冥:充滿深遠的天空。
  • 倉廩溢:倉庫裡的糧食滿溢,形容豐收。
  • 琯弦聽:指音樂,這裡表示人們因豐收而歡慶。
  • 蚤勒:早日刻石記功。
  • 南山石:指刻石記功的地方。
  • 黃霸清風:指清廉的政治風氣。
  • 內庭:宮廷內部。

繙譯

一片赤誠的心意感動了天地萬物,及時降下的甘霖帶著龍身上的清新氣息。雨水敺散了塵埃,消除了炎熱,閃電劃破彩虹,雨勢之大充滿了深遠的天空。処処都知道倉庫裡的糧食已經滿溢,家家戶戶都停止了勞作,享受著音樂和歡慶。應該早日刻石記功於南山,讓清廉的政治風氣充滿宮廷內部。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王使君的德政,通過描繪及時雨帶來的豐收景象,表達了人民對清廉政治的渴望。詩中“丹心”、“萬霛”、“應時甘雨”等詞語,展現了王使君的赤誠與天地的感應,而“倉廩溢”、“琯弦聽”則生動描繪了豐收後的喜悅場景。最後,詩人希望王使君的清廉之風能夠永載史冊,充滿宮廷,躰現了對清明政治的曏往。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