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匡阜層層翠,修江疊疊波。 從來未曾到,此去復如何。 水廟寒鴉集,沙村夕照多。 誰如垂釣者,孤坐鬢皤皤。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匡阜:指廬山。
  • 修江:指長江。
  • 水廟:指江邊的廟宇。
  • 沙村:指江邊的村落。
  • 鬢皤皤(bìn pó pó):形容頭髮花白。

翻譯

廬山的山峯層層疊翠,長江的水波疊疊盪漾。 我從未曾到過這裏,這次去又將如何呢? 江邊的廟宇寒鴉聚集,沙邊的村落夕陽照耀。 有誰像那垂釣的人,孤獨地坐着,頭髮已經花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秋末前往廬山途中的景色與心境。詩中,「匡阜層層翠,修江疊疊波」以對仗工整的句式,生動地勾勒出了廬山的雄偉與長江的壯闊。後兩句則通過「水廟寒鴉集,沙村夕照多」進一步以景生情,營造出一種孤寂與滄桑的氛圍。結尾的「誰如垂釣者,孤坐鬢皤皤」則深化了這種孤獨感,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