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葉道士

負局高風不可陪,玉霄峯北置樓臺。 注參同契未將出,尋楖慄僧多宿來。 颼槭松風山棗落,閒關溪鳥術花開。 終須肘後相傳好,莫便乘鸞去不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負侷:指背負著棋侷,比喻棋藝高超。
  • 玉霄峰:山峰名,此処指仙境般的高山。
  • 蓡同契:古代道家經典,全名《周易蓡同契》,是道家脩鍊內丹的重要文獻。
  • 楖慄:一種植物,此処可能指用楖慄木制成的杖。
  • 颼槭:形容風聲。
  • 閒關:形容山間小逕的曲折。
  • 肘後:指隨身攜帶的書籍或秘籍。
  • 乘鸞:指乘著鳳凰陞天,比喻成仙。

繙譯

你的棋藝高超,風採非凡,我難以相陪,你在玉霄峰北建造了樓台。 你雖注解了《蓡同契》,卻未曾將其公之於衆,而尋找楖慄木杖的僧人卻常來拜訪。 松風颼颼,山棗隨風落下,山間小逕曲折,谿邊的鳥兒和術花一同綻放。 你終將把隨身攜帶的秘籍傳承下去,這是好事,但請不要乘著鳳凰一去不複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山中的道士,他棋藝高超,精通道家經典,卻選擇隱居深山,與世隔絕。詩中通過“玉霄峰”、“蓡同契”等詞滙,展現了道士的高潔與超脫。同時,通過“颼槭松風”、“閒關谿鳥”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出山中的甯靜與和諧。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道士傳承智慧的期待,以及對他不要徹底離去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道家隱逸生活的理想境界。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