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

枯骨縱橫遍水湄,盡收爲冢碧參差。 分明爲報精靈輩,好送旌旗到鳳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水湄(méi):水邊。
  • (zhǒng):墳墓。
  • 碧參差(cēn cī):形容墳墓衆多,排列不齊。
  • 精靈輩:指鬼神或超自然的存在。
  • 旌旗(jīng qí):旗幟,常用來象徵榮譽或權力。
  • 鳳池:指朝廷,尤其是皇帝的居所。

翻譯

枯骨散亂遍佈在水邊,將它們全部收集起來,堆成高低不齊的墳墓。 分明是爲了告訴那些精靈們,快把旌旗送到鳳池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荒涼的景象,枯骨遍地,墳墓參差不齊,反映了戰亂或災難後的淒涼。詩中「分明爲報精靈輩」一句,暗示了這些景象背後可能有着超自然的因素,而「好送旌旗到鳳池」則表達了將這些景象上報給朝廷的意圖,可能是希望得到朝廷的關注或援助。整體上,詩歌通過具象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傳達了一種深沉的哀愁和對安寧的渴望。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