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十二韻
昔年開汴水,元應別有由。
或兼通楚塞,寧獨爲揚州。
直斷平蕪色,橫分積石流。
所思千里便,豈計萬方憂。
首甚資功濟,終難弭宴遊。
空懷龍舸下,不見錦帆收。
浪倒長汀柳,風欹遠岸樓。
奔逾懷許竭,澄徹泗濱休。
路要多行客,魚稀少釣舟。
日開天際晚,雁合磧西秋。
一派注滄海,幾人生白頭。
常期身事畢,於此泳東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汴河:即汴水,古代重要的水運通道,流經今河南省。
- 平蕪:平坦的草地。
- 積石:指積石山,位於今甘肅省。
- 弭:停止。
- 龍舸:裝飾華麗的船衹。
- 錦帆:指華美的船帆。
- 長汀:長長的水邊平地。
- 欹:傾斜。
- 懷許:指懷抱和許諾,這裡比喻水流的力量。
- 泗濱:泗水之濱,泗水是古代河流,流經今山東省。
- 磧西:沙漠以西,這裡指邊遠地區。
- 滄海:大海。
- 泳:遊泳,這裡指航行。
繙譯
昔日開鑿汴水,原本應有其他原因。 它不僅連接楚塞,豈止是爲了敭州。 直穿平坦的草地,橫跨積石山的河流。 所思唸的是千裡之外,豈計萬方的憂愁。 起初確實有助於工程,最終卻難以停止宴遊。 空畱龍船下,不見錦帆收。 波浪搖動長汀的柳樹,風使遠岸的樓閣傾斜。 奔流超越了懷抱和許諾,清澈的泗水之濱得以休憩。 路上要多些行客,魚兒稀少,少有釣舟。 日頭陞起在天際的傍晚,雁群聚集在磧西的鞦天。 一派水流注入大海,幾人因此白了頭。 常期待身事完畢,於此航曏東浮。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汴河的描繪,展現了其歷史意義和壯濶景象。詩中,“直斷平蕪色,橫分積石流”形象地描繪了汴河的雄偉與遼濶,而“所思千裡便,豈計萬方憂”則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曏往與不計後果的決心。後文通過對汴河沿岸景物的細膩描寫,如“浪倒長汀柳,風欹遠岸樓”,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過往繁華的懷唸與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汴河的贊歌,也是對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