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
居處絕人事,門前雀羅施。
誰遣辟書至,僕隸皆展眉。
匹馬渡河洛,西風飄路岐。
手執王粲筆,閒吟向旌旗。
香晚翠蓮動,吟餘紅燭移。
開口啖酒肉,將何報相知。
況我魏公子,相願不相疑。
豈學官倉鼠,飽食無所爲。
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
自小不到處,全家忽如歸。
吾宗處清切,立在白玉墀。
方得一侍座,單車又星飛。
願將門底水,永託萬頃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辟書:徵召的文書。
- 僕隸:僕人。
- 展眉:形容高興。
- 王粲筆:王粲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此處指文筆。
- 旌旗:旗幟的總稱。
- 啖:吃。
- 魏公子:指作者自己,魏是作者的姓氏。
- 官倉鼠:比喻無用之人。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芙蓉:荷花。
- 清池:清澈的池塘。
- 吾宗:我的家族。
- 白玉墀:白玉臺階,指皇宮。
- 門底水:比喻家族的根基。
- 萬頃陂:廣闊的水面,比喻廣闊的天地。
翻譯
居住的地方遠離塵囂,門前連麻雀都懶得停留。 是誰送來了徵召的文書,使得僕人們都眉開眼笑。 我獨自騎馬渡過黃河洛水,西風中道路分岔。 手持着像王粲那樣的文筆,悠閒地吟詠着面向軍旗。 夜晚香氣四溢,翠蓮輕輕搖動,吟詠結束後紅燭也移動了位置。 開口吃着酒肉,我將如何報答知遇之恩。 何況我是魏家的公子,相互的願望和信任從未懷疑。 怎能學那些官倉中的老鼠,吃飽了無所作爲。 白露沾溼了碧綠的草地,芙蓉花落入清澈的池塘。 從小未曾到過的地方,全家突然感覺像回到了家。 我的家族地位清高,站在白玉臺階上。 剛剛得以一次侍奉,卻又像流星一樣迅速離開。 願將家族的根基,永遠依託在這廣闊的天地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詩中,「居處絕人事,門前雀羅施」描繪了詩人遠離塵囂的生活環境,而「誰遣辟書至,僕隸皆展眉」則反映了詩人對官場徵召的矛盾心情。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