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三首

世事最難定,人心不可猜。 羊歸催客去,犬吠備戎來。 霧暗弓還彀,宵明鏡復開。 坐看山月落,四顧重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gòu):拉滿弓。
  • 宵明:夜晚明亮。

繙譯

世間的事情最難預料,人心更是無法揣測。 羊群歸圈催促著旅人離去,犬吠聲似乎預示著敵人的到來。 霧氣彌漫中,弓箭仍被拉滿;夜晚明亮,鏡子再次被打開。 坐著觀看山間的月亮落下,四周環顧後,再次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無常和人心難測的感慨。詩中,“羊歸催客去,犬吠備戎來”巧妙地運用動物的動態來暗示人事的不安,增強了詩的氛圍。後兩句“霧暗弓還彀,宵明鏡複開”則通過對比霧中的緊張和夜晚的甯靜,展現了內心的矛盾和不安。最後,“坐看山月落,四顧重徘徊”則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迷茫的情緒,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波動。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