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陳明府以便面詩見貽賦此奉答

· 張萱
凌雲綵筆正翩翩,萬里神交二十年。 鄰壁借光憐夜織,洪河竊潤到原田。 馮驩何事未焚券,程尉於今不值錢。 來暮莫言相見晚,白頭披霧睹青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綵筆:彩色的筆,比喻文采。
  • 翩翩:形容文采風流的樣子。
  • 神交:心靈相通,雖未見面但心意相投的朋友。
  • 洪河竊潤:比喻恩澤廣泛,如同大河滋潤田野。
  • 馮驩:人名,此處指代馮驩焚券的故事,表示慷慨解囊。
  • 程尉:人名,此處可能指代某位官員或士人,具體不詳。
  • 來暮:晚到,表示相見的時間較晚。
  • 披霧睹青天:比喻撥開迷霧,看清真相或見到光明。

翻譯

你的文采如同凌雲的彩筆,正風流倜儻,我們雖相隔萬里,卻心靈相通已有二十年。 你的恩澤如同鄰家借光給夜織的女子,也像大河滋潤到了我的田野。 馮驩爲何還未焚燒債券,程尉如今已不值一提。 雖然相見較晚,但不要說相見恨晚,因爲我終於撥開迷霧,看到了青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遠方朋友的深厚情誼和對朋友文采的讚賞。詩中,「凌雲綵筆」和「翩翩」描繪了朋友的文采風流,「神交二十年」則體現了兩人心靈的契合。後句通過比喻和典故,既表達了對朋友恩澤的感激,也隱含了對時世變遷的感慨。最後兩句則表達了相見雖晚,但終能撥雲見日的喜悅。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