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龍川宋明府

· 張萱
竹馬諠迎喜受廛,壺漿相對合江邊。 自憐投分從今日,何必論交在昔年。 枳棘一時鸞鳳集,文章千古日星懸。 莫言十室山爲邑,邑有青山吏即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書信。
  • 龍川:地名,今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
  • 明府: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竹馬:兒童遊戲時當馬騎的竹竿。
  • (xuān):喧譁,熱鬧。
  • 受廛(chán):接受居住的地方,指成爲居民。
  • 壺漿:用壺裝的飲料,常指酒。
  • 投分:志趣相投。
  • 枳棘:多刺的樹,比喻艱難的環境。
  • 鸞鳳:比喻賢能的人。
  • 日星:太陽和星星,比喻光明和永恆。
  • 十室:指小邑,小地方。
  • 吏即仙:比喻清廉的官員如同仙人。

翻譯

書信給龍川的宋縣令, 孩子們騎着竹馬歡快地迎接,欣喜地成爲這裏的居民, 我們在合江邊相對而坐,共飲壺中的美酒。 自感慶幸,我們的志趣相投從今日開始, 何必計較是否曾在往年結交。 即使是一時的艱難環境,也有賢能之人聚集, 文章的成就如同太陽和星星一樣永恆懸掛。 不要說這個小邑只有青山環繞, 有這樣的青山,這裏的官員就如同仙人一般清廉。

賞析

這首詩是張萱寫給龍川縣令宋明府的,表達了對宋明府的敬仰和對龍川的美好印象。詩中通過「竹馬諠迎」和「壺漿相對」描繪了當地人民的熱情好客,以及與宋明府的深厚情誼。後兩句則讚美了宋明府的清廉和賢能,將其比作仙人,表達了對他的高度評價。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宋明府和龍川的讚美之情。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