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玉峽驛直馳金川夜行蕭灘道中午憩曲水館時正月十四日也
攬轡披星來玉峽,長驅接淅度金川。
危旌數拂章山雨,警角寒嘶皁閣煙。
不見華燈燒永夜,惟聞社鼓乞豐年。
今宵爲囑明宵月,莫惜清光兩地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攬轡:挽住馬繮。
- 接淅:捧着已經淘溼的米,比喻爲了急於趕路而不及將生米煮成熟飯。淅(xī)。
- 危旌:高掛的旗子。
- 皁閣:黑色的樓閣。
翻譯
挽住馬繮身披星光來到玉峽,長時間驅馳捧着溼米度過金川。高掛的旗子多次拂過章山的雨,報警的號角在寒冷中嘶鳴伴隨着皁閣的煙霧。看不見華麗的燈盞在長夜燃燒,只聽到社祭的鼓聲祈求豐收之年。今天夜晚拜託明天夜晚的月亮,不要吝惜清輝在兩地高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特定行程中的所見所感。首聯敘述了他披星戴月急行的狀態,突出行程的匆忙與艱辛。頷聯通過描寫旗子與號角在雨中、煙霧中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沉鬱的氛圍。頸聯通過「不見華燈」與「惟聞社鼓」的對比,展現出特定場景下的獨特氛圍。尾聯對明月的囑託,增添了一份詩意與浪漫。整首詩畫面感較強,生動地傳達出旅途中的情景與心情。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贈邵熙臣太史冊使唐藩 》 —— [ 明 ] 張萱
- 《 用平年兄有小舟曰荷花片以詩索贈次來韻賦答 》 —— [ 明 ] 張萱
- 《 廣川憶舊 》 —— [ 明 ] 張萱
- 《 奉和太史瀔陽趙老師遊羅浮詩六章宿沖虛觀 》 —— [ 明 ] 張萱
- 《 太宰玄翁何公於餘有縞帶之好雲泥隔而音問疏二十年遠矣先輩凝生何君太宰冢孫也癸亥亞歲以詩見投賦此往贈杜少 》 —— [ 明 ] 張萱
- 《 老將 》 —— [ 明 ] 張萱
- 《 五石匏告成用玄真子韻誌喜 》 —— [ 明 ] 張萱
- 《 立春日胥江驛東方舟友人時丁未冬十二月二十一日也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