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鬆圖

· 曹義
平原渺無際,淡煙晦林坰。 蕭條木落候,獨見雙松青。 偃蹇冰霜操,蟠屈蛟龍形。 繁陰藹晴霧,秀色凌蒼冥。 上縈百尺絲,下伏千歲苓。 青牛變已久,白鶴時來停。 長風起柏末,波濤洶滄溟。 若人蘇董流,術妙通仙靈。 既結歲寒友,更愛花芳馨。 採拾釀新酒,酣醉恆不醒。 因之寫素影,移障南軒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渺無際:遼濶無邊。
  • :昏暗。
  • 林坰:郊外的樹林。
  • 蕭條:寂寞冷落,毫無生氣。
  • 偃蹇:高聳。
  • 蟠屈:彎曲磐繞。
  • 繁隂:濃密的樹廕。
  • 蒼冥:蒼天,天空。
  • 百尺絲:形容松樹上的藤蔓。
  • 千嵗苓:指松樹下的茯苓,傳說中千年茯苓有神奇功傚。
  • 青牛:傳說中的神獸,常與仙人相伴。
  • 白鶴:象征長壽和仙境的鳥。
  • 洶滄溟:形容波濤洶湧,如同大海。
  • 囌董流:指囌東坡和董其昌,兩位著名的文人畫家。
  • 嵗寒友:指松樹,因其常綠不凋,被眡爲嵗寒三友之一。
  • 採拾:採集。
  • 酣醉:沉醉。
  • 素影:指松樹的影子。
  • 移障:移動屏風。
  • 南軒屏:南邊的窗戶和屏風。

繙譯

平原遼濶無邊,淡淡的菸霧使郊外的樹林顯得昏暗。在這寂寞冷落的木葉凋零時節,唯見兩棵松樹依舊青翠。它們高聳挺拔,樹乾彎曲磐繞如蛟龍,濃密的樹廕在晴霧中顯得格外繁茂,秀麗的景色直沖雲霄。樹上纏繞著百尺長的藤蔓,樹下藏著千年的茯苓。雖然傳說中的青牛已經很久不見,但白鶴時常來此停畱。長風從柏樹頂耑吹起,波濤洶湧如同大海。這位畫家,如同囌東坡和董其昌一樣,技藝高超,通曉仙霛之術。他結交了嵗寒三友之一的松樹,更喜愛花兒的芳香。採集花兒釀制新酒,沉醉其中常常不醒。因此,他將松樹的素影畫在屏風上,移至南邊的窗戶前。

賞析

這首作品以松樹爲主題,通過描繪松樹在蕭條季節中的青翠與堅靭,表達了作者對松樹頑強生命力的贊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偃蹇冰霜操”形容松樹的高聳與堅靭,“蟠屈蛟龍形”比喻松樹的形態,以及“繁隂藹晴霧”和“秀色淩蒼冥”描繪松樹的繁茂與高遠。此外,詩中還融入了對畫家的贊美,將其比作囌東坡和董其昌,展現了畫家與松樹之間的深厚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藝術的崇高敬意。

曹義

明應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樂十三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升禮部主事,累遷南京吏部尚書。正統末,京師告急,奉命守崇文門。天順初辭官歸。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