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齊蘭野三首

歲晚看君共卜鄰,青山帶郭正宜人。 終疑綺裏曾歸漢,誰似桃源早避秦。 階下蘭孫真次第,山中歲月太因循。 星辰昨愧從遊地,江漢今誰笑隱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卜鄰:選擇鄰居。
  • 綺裏:地名,此處指綺裏季,漢初隱士,與東園公、甪里先生、夏黃公隱於商山,四人鬚眉皆白,故稱商山四皓。
  • 桃源:指桃花源,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象徵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 避秦:避開亂世,源自《桃花源記》中桃花源中人「自雲先世避秦時亂」。
  • 蘭孫:對他人孫子的美稱。
  • 次第:順序,這裏指成長的過程。
  • 因循:沿襲,這裏指遵循自然的規律。
  • 隱淪:隱居,隱逸。

翻譯

歲月漸晚,我期待與你成爲鄰居,青山環繞的城郭正是宜居之地。 我始終懷疑,綺裏季是否真的歸隱漢朝,又有誰像桃源中人那樣早早避開了亂世。 你階下的孫子們正按部就班地成長,山中的歲月遵循着自然的規律。 昨夜星辰讓我愧疚於與你同遊的時光,江漢之間,現在又有誰在笑談隱居的生活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友人的深情。詩中,「青山帶郭」描繪了理想的居住環境,而「綺裏歸漢」與「桃源避秦」則通過典故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渴望。後兩句則通過對孫輩成長的描述和對自己遊歷時光的反思,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深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