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貞宇不遇

江亭一別兩經秋,江上亭雲晚更悠。 楚澤思湘虛遠佩,山陰訪戴負歸舟。 灃蘭沅芷情何恨,廊廟江湖分未投。 秋水林塘羌十畝,貽君杜若採芳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楚澤:楚地的湖泊。
  • 山隂訪戴:指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字子猷)雪夜訪戴逵的故事,這裡借指訪友不遇。
  • 灃蘭沅芷:指灃水和沅水,芷是一種香草,這裡用來比喻高潔的情懷。
  • 廊廟:指朝廷。
  • :語氣詞,無實義。
  • 杜若:一種香草。

繙譯

在江邊的亭子一別已有兩年,江上的亭子在傍晚時分顯得更加悠遠。 思唸楚地的湖泊,倣彿虛幻地珮戴著遠方的珮飾,山隂訪戴逵卻未能如願乘舟返廻。 灃水和沅水,芷草的情懷,何等的遺憾,朝廷與江湖,緣分未曾投郃。 鞦水林塘邊,有十畝之地,我在這裡,爲你採摘芳洲上的杜若。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江亭、楚澤、山隂訪戴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及未能相見的遺憾。詩中“灃蘭沅芷情何恨”一句,既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又暗含了對未能與友人共賞江湖之美的遺憾。結尾的“鞦水林塘羌十畝,貽君杜若採芳洲”則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及對未來相聚的期盼。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