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秋日同蘇汝載韓寅仲過訪張文弱不遇

· 張萱
憶別歲已隔,重來秋正新。 相期須十日,不速有三人。 客自題門少,君何卻掃頻。 白頭向青眼,非爲問迷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辛酉: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這裏具體指哪一年需要結合歷史背景來確定。
  • 蘇汝載: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韓寅仲:人名,同上。
  • 張文弱: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不速:不請自來。
  • 卻掃:拒絕接待客人。
  • 青眼:比喻對人重視或喜愛。
  • 迷津:迷失方向的地方,比喻人生的困惑或困難。

翻譯

回憶起分別的歲月已經過去,再次相見時秋天正是新的開始。 我們約定了十天的相聚,卻意外地來了三位不請自來的客人。 客人很少自己題字在門上,而你爲何頻繁地拒絕接待呢? 白髮對着青眼,不是爲了詢問迷失的方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重逢舊友的情景,通過對比「憶別」與「重來」的時間流逝,表達了時光荏苒的感慨。詩中「不速有三人」一句,既顯示了意外的驚喜,也暗含了對友人頻繁拒絕接待的不解。結尾的「白頭向青眼,非爲問迷津」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不是爲了尋求幫助,而是出於對友人的深厚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視。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