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良山中

沿澗穿溪一徑長,拂雲晴樹鬱蒼蒼。 絕幽疑是天台境,隔水蟬聲送午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蒼蒼:形容樹木茂盛,蒼翠欲滴。
  • 天台境:指天台山,位於浙江省,是中國彿教名山之一,這裡比喻景色幽美,如同仙境。
  • 蟬聲:蟬的鳴叫聲。

繙譯

沿著山澗和谿流,一條小逕蜿蜒伸展,長得似乎沒有盡頭。晴朗的天空下,樹木拂雲而立,鬱鬱蔥蔥,蒼翠欲滴。這幽深的景色,讓人懷疑自己是否置身於仙境般的天台山中。隔著水流,蟬的鳴叫聲傳來,送來了午後的清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幽靜的景象,通過“沿澗穿谿”、“拂雲晴樹”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與甯靜。詩中“絕幽疑是天台境”一句,巧妙地將眼前的景色與傳說中的仙境相比,增強了詩的意境和神秘感。結尾的“隔水蟬聲送午涼”則通過聽覺描寫,增添了詩的生動感和清新感,使讀者倣彿能感受到那份來自自然的清涼與甯靜。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