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蹁躚(pián xiān):形容舞姿輕盈飄逸。
- 秉燭:手持蠟燭。
- 黯然:形容心情沮喪、失落的樣子。
- 塵匣:指月亮被雲層遮住,如同藏在塵土覆蓋的匣子裏。
- 星橋:指銀河,這裏比喻夜空。
- 火中蓮:比喻夜空中綻放的煙花。
- 媚:討好,取悅。
- 雨意雲情:指雲雨之情,這裏比喻天空中的雲層和可能的降雨。
- 怪底:難怪,怪不得。
- 羞澀:形容害羞,不自在。
翻譯
春天的夜晚,午夜時分,舞姿輕盈飄逸,我手持蠟燭登上高臺,心中感到一絲失落。天上的月亮被雲層遮住,如同未被打開的鏡子,夜空中只有煙花綻放,如同火中的蓮花。歌聲和舞影都在爭相取悅,而天空中的雲層和可能的降雨,更顯得可憐。難怪嫦娥也顯得害羞,她的清光沒有照到我的酒杯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正月十四夜晚,詩人登臺候月的情景。詩中,「蹁躚」形容舞姿,增添了夜晚的生動與活力;「秉燭登臺」則展現了詩人的期待與孤獨。後文通過「塵匣未開天上鏡」等意象,表達了月未出的遺憾,以及「星橋惟放火中蓮」的煙花美景,形成對比。最後,以嫦娥的羞澀比喻月光的缺失,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情感融爲一體,表達了詩人對月光的渴望和對夜晚美景的留戀。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寄建德黃明府 》 —— [ 明 ] 張萱
- 《 題蘭萱石供圖壽朱太史元價母夫人七十 》 —— [ 明 ] 張萱
- 《 又爲劉玉真黃文燕黃玉英三歌姬即席賦 》 —— [ 明 ] 張萱
- 《 辛未守歲 》 —— [ 明 ] 張萱
- 《 福壽圖九詠代九邑令公壽鮑瞻魯同府 》 —— [ 明 ] 張萱
- 《 米山人客困寶安詩以招之 》 —— [ 明 ] 張萱
- 《 八月十五夜黃黃峴大參招同韓雲陸大參林寄寰明府宴集 》 —— [ 明 ] 張萱
- 《 題唐伯虎寒山清曉圖即用其韻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