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讀陸令公重搆白鶴峯坡仙思無邪齋告成佳賦數百言見示時乙亥之秋八月既望也率爾裁謝
白鶴峯頭日暮雲,忽驚秋色又平分。
尊開誰共黃樓月,賦就前無赤壁文。
欲攬煙霞歸筆底,更新楹桷照江濆。
千古風流蘇學士,不知何以報神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讀:恭敬地閱讀。
- 陸令公: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重搆:重新構建。
- 白鶴峯:地名,可能指某處的山峯。
- 坡仙思無邪齋:可能是一個書齋或文化場所的名稱。
- 告成:完成。
- 佳賦:優美的詩文。
- 數百言:數百字。
- 見示:被展示,被給予閱讀。
- 乙亥:干支紀年,這裏指某年的乙亥年。
- 既望:農曆每月十五日爲望,十六日爲既望。
- 率爾:輕率,隨意。
- 裁謝:草率地回覆感謝。
- 尊開:酒杯打開,指飲酒。
- 黃樓月:可能指某個與黃樓相關的月夜景象。
- 賦就:賦詩完成。
- 赤壁文:指蘇軾的《赤壁賦》。
- 煙霞:指山水景色。
- 楹桷:指房屋的柱子和椽子,這裏泛指建築。
- 江濆:江邊。
- 蘇學士:指蘇軾,北宋文學家。
- 神君:對陸令公的尊稱。
翻譯
在白鶴峯上,日暮時分,我忽然驚訝地發現秋色已經平分。酒杯打開,我想與誰共享這黃樓下的月光,而賦詩完成後,前無古人能比得上赤壁賦的文采。我想要將這山水景色盡收筆底,新的建築照亮了江邊。千古風流的蘇學士,我不知道該如何回報這位神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白鶴峯秋色的描繪,表達了對蘇軾文學成就的敬仰和對陸令公的感激之情。詩中「忽驚秋色又平分」一句,既展現了秋天的美景,也隱喻了時間的流逝。後文通過對黃樓月、赤壁文的提及,進一步以蘇軾的文學成就爲參照,表達了對陸令公的敬意。結尾的「不知何以報神君」則流露出作者對陸令公的深厚情感和無法言表的感激。
張萱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和陶詩丙辰歲八月中於下噀田舍 》 —— [ 明 ] 李賢(原德)
- 《 感寓 》 —— [ 明 ] 童軒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八月泛江送客 》 —— [ 宋 ] 韋驤
- 《 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餘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陽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詩十有二首 其九 》 —— [ 宋 ] 趙蕃
- 《 送歷陽潘司戶瑤移令歸東魯 》 —— [ 宋 ] 賀鑄
- 《 壬申仲秋與東觀曝書之會謹賦五言四韻律詩一首 》 —— [ 宋 ] 孔武仲
- 《 感寓 》 —— [ 明 ] 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