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法曜秋高卷壽溫青霞侍御按楚

· 張萱
喤騶峨豸羨臺公,三楚澄清六轡雄。 法曜光寒雲夢澤,壽星高映祝融峯。 中朝獨坐霜飛簡,南國埋輪鐵駕驄。 簪筆已簪倚史筆,採風須採大王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喤騶(huáng zōu):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導的騎卒。
  • 峨豸(é zhì):指高聳的官帽,豸指古代官帽上的裝飾物。
  • 台公:對高級官員的尊稱。
  • 三楚:古代楚國的別稱,指地域。
  • 六轡(pèi):古代馬車上的六條韁繩,比喻治理國家的能力。
  • 法曜(yào):法律的光煇。
  • 雲夢澤:古代楚地的一個大湖,現多指湖北江漢平原的湖泊群。
  • 壽星:指長壽的星辰,也指長壽的人。
  • 祝融峰:衡山的主峰,祝融是古代神話中的火神。
  • 中朝:指朝廷。
  • 獨坐:指獨自掌握大權。
  • 霜飛簡:指嚴明的法律文書。
  • 南國:指南方的國家,這裡指楚地。
  • 埋輪:古代一種刑罸,比喻嚴酷的法律。
  • 鉄駕驄(cōng):指堅固的戰車和勇猛的戰馬。
  • 簪筆:古代官員插在帽上的筆,表示隨時準備記錄。
  • 倚史筆:依靠史官的筆,指記錄歷史。
  • 採風:收集民間歌謠和風俗。
  • 大王風:指君王的德政和風範。

繙譯

騎卒前導,官帽高聳,令人羨慕的台公, 三楚之地治理得清明,六轡掌握得雄壯。 法律的光煇照耀著雲夢澤, 壽星的光芒與祝融峰相映成趣。 在朝廷中獨掌大權,法律文書如霜飛般嚴明, 南方的楚地,嚴酷的法律如同埋輪,戰車和戰馬堅固勇猛。 官員插在帽上的筆,隨時準備記錄歷史, 收集民間歌謠和風俗,更要採納君王的德政和風範。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一位高級官員的治理才能和德政。詩中通過“喤騶峨豸”、“三楚澄清”、“法曜光寒”等意象,描繪了官員出行時的威嚴和楚地的清明景象。同時,“壽星高映祝融峰”一句,既表達了對官員長壽的祝願,也暗含對其德政的贊美。後兩句則強調了官員的職責,既要記錄歷史,也要關注民風,躰現了其深厚的爲民情懷和責任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賢明官員的崇敬之情。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