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令公再過小園時餘他出不及掃徑開尊賦此申謝

· 張萱
敢雲高尚傲王侯,褊性幽棲老一丘。 看竹嘉賓非問主,入林仙令再登樓。 豈因謀野聽鴝雉,可是行春喜狎鷗。 見說尋芳時覓句,行庭不見亦停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敢雲:豈敢說。
  • 高尚:指品德高尚,不慕名利。
  • 褊性:性格狹隘,指個性獨特,不易與人相處。
  • 幽棲:隱居。
  • 老一丘:老於一地,指長期居住在同一個地方。
  • 看竹嘉賓:指欣賞竹子的貴客。
  • 非問主:不是來訪的主人。
  • 入林仙令:進入林中的仙人,令,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 再登樓:再次登上樓閣。
  • 謀野:在野外謀生或尋找樂趣。
  • 鴝雉:鳥名,這裏指野外的鳥。
  • 行春:春日行走。
  • 狎鷗:親近海鷗,指與自然和諧相處。
  • 尋芳:尋找花草的芳香,指欣賞自然美景。
  • 覓句:尋找詩句,指作詩。
  • 行庭:在庭院中行走。
  • 停騶:停下馬車,騶,古代指馬車。

翻譯

豈敢自稱品德高尚,不慕王侯,我性格獨特,喜歡隱居在老地方。欣賞竹子的貴客不是來訪的主人,進入林中的仙人再次登上樓閣。不是爲了在野外謀生或尋找樂趣而聽鳥鳴,而是因爲春日行走,喜歡與自然和諧相處。聽說你在尋找花草的芳香時尋找詩句,即使在庭院中行走,看不到你也會停下馬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敢雲高尚傲王侯」一句,既表現了詩人的自謙,也透露出他對世俗的不屑。「褊性幽棲老一丘」則進一步以獨特的性格和隱居的生活,來彰顯自己的個性和追求。後兩句通過對「看竹嘉賓」和「入林仙令」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品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