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旅次寄懷諸同社

· 岑徵
遁跡窮荒念陸沉,素書遙訊粵城音。 思君始有還鄉夢,傍母全銷作客心。 南海天低鴻雁杳,蒼梧秋老白雲深。 歸途莫問三春草,欹枕胡牀罷越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遁跡(dùn jí):隱居躲避。 陸沉(lù chén):指自己的名聲或事業逐漸沒落。 素書(sù shū):書信。 粵城(yuè chéng):廣州。 傍母(bàng mǔ):指依附母親。 蒼梧(cāng wú):古地名,今廣西梧州一帶。 欹枕(qī zhěn):側臥枕頭。

繙譯

隱居在荒涼之地,心中想著遠方的消息。思唸你,才有了廻家的夢想,依偎在母親身邊,所有的客居之苦都消散了。南海的天空低垂,雁鴻飛過,蒼梧的鞦天漸漸老去,白雲深邃。廻程的路上不要問我關於春草的事,側臥在衚牀上,停止了越國的吟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岑徵在旅途中對故鄕和親人的思唸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己的隱居之地和對遠方的思唸,展現了一種離鄕背井的孤寂與鄕愁。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南國的風光和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家鄕的眷戀和對旅途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家鄕的深情厚意。

岑徵

岑徵,字金紀,號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年二十遭鼎革,棄諸生,隱西樵。滄桑事定,乃入粵西,泛三湘,走金陵,復北遊燕趙間,所至多憑弔寄懷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憐,人亦罕憐之者。所與爲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終。著有《選選樓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 ► 2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