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邵文敬所藏轉刀

· 吳寬
鑠金巧思出工倕,獨抱機心展轉危。 報主久知深自許,授人難辨倒相持。 筆端字悟藏鋒妙,囊底錐嫌脫穎遲。 詩社埋頭羞銳進,吳箋一割尚差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鑠金:熔化金屬。
  • 工倕:古代傳說中的巧匠。
  • 機心:機巧的心思。
  • 展轉:反複轉動。
  • 藏鋒:書法術語,指筆鋒隱而不露。
  • 脫穎:比喻顯露才能。
  • 差差:不整齊的樣子。

繙譯

巧妙地熔化金屬,巧匠工倕展現了他的機巧心思,獨自懷抱著機巧的心思,反複轉動著危險。 長久以來,他知道自己的技藝深得主人的認可,但傳授給他人時卻難以分辨誰更勝一籌。 在書法中領悟到藏鋒的妙処,但在囊中,錐子卻嫌顯露才能的時機來得太遲。 在詩社中埋頭苦思,羞於急於進取,用吳牋一割,刀鋒尚顯不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把巧奪天工的轉刀,展現了工匠的精湛技藝和深沉心思。詩中“鑠金巧思出工倕”一句,既贊美了工匠的巧手,又暗含了對工匠智慧的敬珮。後文通過對轉刀的描述,反映了工匠對自己技藝的自信與對傳授技藝的慎重。最後兩句則通過比喻,表達了詩人對技藝傳承和個人才華顯露的深刻思考。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明代文人對技藝與智慧的尊重和贊美。

吳寬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爲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閒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後,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諡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爲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鬱,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