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贈高德音還粵

滿天流火攬行旌,江上逢君把袂情。 爲掃海岐鬆澗石,試彈孤劍雨中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旌:古代行軍時用來標誌隊伍行進方向的旌旗。
  • 把袂:把起衣袖,表示歡迎或告別。
  • 海岐(hǎi qí):古地名,指今天的廣東省汕頭市。
  • :小溪。
  • 孤劍:獨自的劍。

翻譯

滿天火光照耀着行軍的旌旗,當我在江邊遇見你時,我情不自禁地把袖子拉起來表示我的喜悅。爲了清理海岐和鬆澗石上的雜草,我試着在雨中彈奏我的孤獨之劍。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在江邊遇見高德音還粵時的情景。詩中運用了火光、行旌、把袂、海岐、孤劍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友人的深情。詩人通過清理海岐和鬆澗石上的雜草,試圖表達自己對友情的珍視和維護。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真摯感情。

何吾騶

明廣東香山人,字龍友,號家岡。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官少詹事。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爲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 8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