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正旦侍班

· 吳寬
爐姻如霧藹彤墀,半啓金門複道危。 只尺星辰華蓋轉,中間日月袞衣垂。 普天鳳歷開寅歲,平旦雞人報卯時。 御座不勝袍笏近,侍臣偏識漢朝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寅:指農曆壬寅年,即詩中提到的寅歲。
  • 正旦: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
  • 爐姻:指香爐中的煙霧。
  • 霧藹:形容煙霧繚繞的樣子。
  • 彤墀:紅色的臺階,指宮廷中的臺階。
  • 金門:指宮門。
  • 複道:指宮中的迴廊或通道。
  • :高聳。
  • 星辰華蓋:星辰象徵天象,華蓋指皇帝的傘蓋,這裏指皇帝的儀仗。
  • 袞衣:古代帝王或貴族的禮服。
  • 鳳歷:指曆法,這裏特指皇家曆法。
  • 寅歲:指農曆的寅年。
  • 平旦:清晨。
  • 雞人:古代宮中負責報時的人。
  • 卯時:早晨五點到七點。
  • 袍笏:官服和手板,指官員的裝束。
  • 漢朝儀:漢代的禮儀制度。

翻譯

香爐中的煙霧繚繞如霧,瀰漫在紅色的臺階之上,半開的金門旁,宮中的迴廊高聳。近在咫尺的星辰與皇帝的華蓋一同轉動,天上的日月似乎垂掛在帝王的袞衣之上。整個天下都在慶祝寅年的到來,清晨時分,雞人準時報曉卯時。御座雖近,卻難以靠近,侍臣們卻熟悉漢朝的禮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宮廷在正旦(春節)的盛況,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宮廷的莊嚴與神祕。詩中「爐姻如霧藹彤墀」一句,以煙霧繚繞的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朦朧而神聖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星辰、日月、華蓋等天象與皇家儀仗的描繪,進一步增強了詩的宏偉氣勢。結尾處提及「侍臣偏識漢朝儀」,不僅展現了侍臣的專業素養,也隱含了對傳統禮儀的尊重與傳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宮廷文化的獨特魅力。

吳寬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爲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閒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後,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諡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爲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鬱,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