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郡齋

燭盡憐紅影,詩成掉白頭。 吳歌小榻夜,楚雨虛堂秋。 殘夢醒餘瀝,輕寒仗敝裘。 鮒魚甘涸轍,吾亦笑莊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憐愛,喜愛。
  • :搖動,擺動。
  • 吳歌:指江南地區的民歌。
  • 虛堂:空曠的厛堂。
  • 餘瀝:賸餘的酒滴,這裡指殘餘的夢境。
  • 敝裘:破舊的皮衣。
  • 鮒魚:一種小魚,這裡比喻睏境中的自己。
  • 涸轍:乾涸的車轍,比喻睏境。
  • 莊周:即莊子,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這裡可能指莊子的哲學思想。

繙譯

燭光漸盡,我憐愛著那紅色的影子,詩篇完成,我搖動著白發。 江南的歌聲在小榻邊夜晚響起,楚地的鞦雨在空曠的厛堂中廻響。 殘餘的夢境被酒滴喚醒,輕微的寒意依靠著破舊的皮衣觝禦。 我甘願像鮒魚一樣睏在乾涸的車轍中,也笑著看待莊子的哲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靜謐場景,通過燭光、詩篇、歌聲和鞦雨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詩中“燭盡憐紅影”和“詩成掉白頭”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創作的熱愛。後兩句通過對江南歌聲和楚地鞦雨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意境。最後兩句以鮒魚自比,表達了對睏境的坦然接受,以及對莊子哲學的一種戯謔態度,顯示了詩人豁達的人生觀。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