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唫覽樓

遠客不宜秋,況登江上樓。 心隨胡雁滅,身爲楚雲留。 漢廣饒菰米,湘清聚白鷗。 寒砧何處發,落日動鄉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遠客:遠離家鄉的旅人。
  • 胡雁:指北方的雁,因古代北方多爲胡人居住,故稱。
  • 楚雲:楚地的雲,這裏指詩人所在的地方。
  • 漢廣:指漢江的廣闊。
  • 菰米: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可食用。
  • 湘清:指湘江清澈。
  • 白鷗:一種水鳥,常在江河湖泊中出現。
  • 寒砧:指寒秋時節搗衣的聲音,砧(zhēn),搗衣石。

翻譯

秋日裏,遠離家鄉的旅人本就不宜登高,何況是登上江邊的樓閣。 心中隨着北方的雁羣一同消失,身體卻留在了楚地的雲下。 漢江廣闊,盛產菰米;湘江清澈,聚集着白鷗。 寒秋的搗衣聲不知從何處傳來,落日的餘暉激起了鄉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登樓的孤寂與鄉愁。詩中,「遠客不宜秋」一句,直接表達了詩人作爲異鄉人的淒涼心境。後文通過「心隨胡雁滅」與「身爲楚雲留」的對比,形象地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漂泊與無奈。末句「落日動鄉愁」則巧妙地以景結情,將鄉愁融入落日餘暉之中,意境深遠,令人回味。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