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攜王惟材陪曹公飲城東湖亭

漠漠林塘五月寒,王人長日竹皮冠。 酒爐茶竈從兒理,菜圃爪田引客看。 老去坐忘青鎖夢,歸來囊貯紫金丹。 鵝池道者頻相訪,笑索村醪苜宿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漠漠:形容景色朦朧、模糊不清的樣子。
  • 王人:指尊貴的人,這裏可能指王惟材。
  • 竹皮冠:用竹皮製成的帽子,古代隱士或士人常戴的帽子。
  • 酒爐茶竈:指釀酒和煮茶的器具。
  • 從兒理:由兒子打理。
  • 菜圃瓜田:種菜和瓜的田地。
  • 坐忘:道家修煉的一種境界,指忘卻自我,與道合一。
  • 青鎖夢:指官場生涯的夢想。
  • 囊貯:口袋裏裝着。
  • 紫金丹:傳說中的一種仙丹,能使人長生不老。
  • 鵝池道者:可能指一個道士或隱士。
  • 苜宿盤:苜蓿草製成的盤子,這裏可能指簡單的食物。

翻譯

五月的林塘朦朧而略帶寒意,尊貴的王惟材整天戴着竹皮冠。 釀酒煮茶的器具由兒子打理,帶着客人蔘觀菜園和瓜田。 年老之後忘卻了官場的夢想,歸來時口袋裏裝着傳說中的紫金丹。 鵝池的道士頻頻來訪,笑着索要村裏的酒和苜蓿草製成的簡單食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裏與友人共度的寧靜時光,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和對日常生活的簡單敘述,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生活態度。詩中「漠漠林塘五月寒」一句,既傳達了夏日的清涼,又隱含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淡泊。後文通過對酒爐茶竈、菜圃瓜田的描寫,進一步體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物質生活的淡然。最後兩句則通過道士的頻繁來訪,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簡單生活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