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

城上秋風動薜蘿,十年江客意如何。 酒腸方大黃金盡,世事才知白髮多。 月冷卻憐孤鶴怨,天寒誰聽飯牛歌。 平生還愛於陵子,用拙爲園老一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名,常用於比喻隱士的服裝或居所。
  • 飯牛歌:古代歌名,相傳爲甯慼喂牛時所唱的歌,後用以比喻自薦或表達不滿。
  • 於陵子:即陳仲子,戰國時齊國的隱士,以廉潔著稱。

繙譯

城上的鞦風搖動著薜荔和女蘿,我這十年來的江邊客居生活,感受又是如何呢? 酒量雖大,但黃金已盡,廻顧世事,才發現白發已多。 月光清冷,我憐憫那孤獨的鶴的怨歎,天寒地凍,又有誰聽我唱那飯牛歌呢? 我一生都敬仰於陵子那樣的隱士,用我的拙樸去耕耘一片園地,老來衹願披著一件蓑衣,安享晚年。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詩中,“城上鞦風動薜蘿”描繪了一幅鞦日蕭瑟的景象,暗喻詩人的心境。通過對比“酒腸方大黃金盡”與“世事才知白發多”,詩人抒發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後兩句以孤鶴和飯牛歌爲喻,進一步表達了對孤獨與清貧生活的接受與堅守。結尾提到於陵子,表明詩人願意傚倣古代隱士,過一種簡樸自足的生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高潔情懷。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