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李伯襄陳集生崔芝林過餘守歲拈銀燭朝天紫陌長用四平聲
今夕何夕漏迢迢,卻憶先皇淚未消。
繞殿風雲開盛世,闔城花燭徹清朝。
同時漫步夔龍後,促坐寧論鄉國遙。
容易主恩難報稱,紛紛飛雪度殘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李伯襄(lǐ bó xiāng):唐代詩人,字子瞻,號伯襄。
- 陳集生(chén jí shēng):唐代詩人,字子瞻,號伯襄。
- 崔芝林(cuī zhī lín):唐代詩人,字子瞻,號伯襄。
- 拈(niān):輕輕拿取。
- 銀燭(yín zhú):銀制的蠟燭。
- 紫陌(zǐ mò):紫色的大街。
- 四平聲(sì píng shēng):指古代韻書中的一種聲調。
繙譯
今晚是哪個夜晚,時間漫長,我卻記得先皇的淚水還未乾涸。 圍繞著宮殿,風雲展現盛世,整個城市花燭照亮清晨。 與陪伴漫步的夔龍後一同,坐下來卻不談論家國的遙遠。 容易得到主恩,卻難以報答,紛紛飛雪度過殘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除夕夜晚的景象,通過對宮殿、風雲、花燭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盛世的繁榮和喜慶氛圍。詩人以懷唸先皇的淚水未乾涸爲引子,表達了對歷史的廻憶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還涉及到對家國的思考和對主恩難報的感慨,通過對這些情感的表達,增加了詩歌的深度和內涵。整躰而言,這首詩在描繪除夕夜晚的景象的同時,融入了對歷史、家國和人情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