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春

· 馬鈺
勸人休要問前緣,但肯回頭是宿緣。 不想浮生難猛悟,稍知虛患近良緣。 無心入道須無分,有意投玄是有緣。 自古神仙皆出離,在家怎得好因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宿緣:前世註定的緣分。
  • 浮生:指人生,因爲人生短暫且多變,如同浮在水面上的泡沫。
  • 猛悟:突然的覺悟或領悟。
  • 虛患:指無形的憂慮或恐懼。
  • 良緣:好的緣分,通常指有利於修行或達到某種目的的緣分。
  • 無心入道:沒有刻意追求修行的心思。
  • 投玄:投身於玄妙的修行或哲學思考。
  • 出離:指超脫世俗,達到精神上的解脫。

翻譯

勸告人們不要總是追問前世的緣由,只要你願意回頭,那就是前世註定的緣分。 不要以爲人生難以突然覺悟,稍微瞭解那些無形的憂慮,就能接近好的緣分。 沒有刻意追求修行的心思,其實是沒有緣分;有意投身於玄妙的修行,這纔是真正的緣分。 自古以來,神仙都是通過超脫世俗而成就的,留在塵世中,怎能得到真正的好緣分呢?

賞析

這首詩由金朝的馬鈺所作,主要闡述了修行與緣分的關係。詩中強調了「回頭」和「投玄」的重要性,認爲這是修行者應當追求的「宿緣」和「良緣」。通過對比「無心入道」與「有意投玄」,詩人指出了真正的修行需要有意識的努力和投入。最後,詩人以「出離」爲修行的最高境界,暗示了在塵世中難以獲得真正的修行成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修行道路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