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調名贈風翔酒郎中
杜康造底。昔日文君,當壚沽底。驀想古業畢卓,親曾偷底。
是劉伶,十分偏愛底。帝前李白曾吐底。欒巴起慈,救火遙噀底。
司馬相公,常常專專誡底。又爭知,是郎中貴姓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杜康: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 文君:指卓文君,西漢時期的女詩人,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廣爲流傳。
- 當壚沽底:在酒店前賣酒。壚,酒店前安放酒甕的土臺子。
- 驀想:突然想起。
- 畢卓:東晉時期的名士,以飲酒著稱。
- 劉伶:西晉時期的名士,以好酒著稱。
- 帝前李白曾吐底:指李白在皇帝面前醉酒吐露真言的故事。
- 欒巴:東漢時期的官員,傳說他能噴酒滅火。
- 噀(xùn):噴。
- 司馬相公:指司馬光,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歷史學家。
- 專專誡底:特別告誡。
翻譯
杜康釀造了酒。昔日卓文君,在酒店前賣酒。突然想起古代的畢卓,他曾經偷酒喝。 劉伶,非常偏愛酒。在皇帝面前,李白曾經醉酒吐露真言。欒巴展現慈悲,遠距離噴酒滅火。 司馬相公,常常特別告誡人們。又怎麼知道,這是郎中貴姓的酒。
賞析
這首作品以酒爲線索,串聯起歷史上的幾位與酒有關的名人,如杜康、卓文君、畢卓、劉伶、李白、欒巴和司馬光,展現了酒在歷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過這些典故的引用,詩人表達了對酒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讚賞。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酒的熱愛,體現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