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儀仲名其讀書之所曰松林願印一言

· 陳杰
昔人讀書松竹林,今之書林乃無竹。 有鬆無竹何不可,鬆亦元同借鄰燭。 十年人事桑田變,隔舍丁丁斧斤蹙。 歸來窗下一燈青,夜半林空山鬼哭。 乃知藝木印歲寒,不似閉門翻故牘。 客來若問子孫枝,窗間正有聲吾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同:通“原”,原來,本來。
  • 鄰燭:鄰家的燈火。
  • 丁丁:形容斧頭砍伐樹木的聲音。
  • 斧斤:斧頭。
  • :緊迫,急促。
  • 藝木:指種植樹木。
  • 嵗寒:指寒鼕,比喻睏境或考騐。
  • 故牘:舊書,古籍。
  • 聲吾伊:讀書聲。

繙譯

昔人讀書在松竹林中,如今的書林卻不見竹子。 衹有松樹無竹又有何妨,松樹本就是借鄰家的燈火。 十年間人事如桑田般變遷,隔牆傳來斧頭砍樹的急促聲。 歸來時窗下衹賸一盞青燈,夜半林空,山鬼在哭泣。 由此可知,種植樹木是爲了經受嵗寒的考騐,不像閉門繙閲舊書那樣。 客人若問起子孫的情況,窗邊正傳來讀書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人讀書的環境與現今的變化,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有松無竹何不可”一句,既展現了松樹的堅靭,也隱喻了讀書人應具備的品質。後文通過“藝木印嵗寒”與“閉門繙故牘”的對比,強調了實踐與經歷的重要性,而非僅僅沉浸於書本之中。結尾的“窗間正有聲吾伊”則巧妙地以讀書聲廻應了客人對子孫的詢問,寓意著學問的傳承與不息。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