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風行送武夷道人謝疊山

· 陳杰
武夷山中有伏龍,鬣捲雲雨深重重,化爲白鬚一老翁。 疾雷破山六丁取,置衛銅鐶森守虎,雲是健將雨下土。 老翁一笑百不能,山中所讀皆仙經,吾亦泠然御風行。 洪崖道上逢老友,手舉無何指翁口,翁已辟穀安事酒。 青牛紫氣關河咫,大鵬風斯九萬里,回首蓬萊淺清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iè):指龍的鬃毛。
  • 六丁:道教中的六位神將,常用於形容神力。
  • 銅鐶 (huán):銅制的環狀物,這裡指門環。
  • 健將:勇猛的將領。
  • 泠然 (líng rán):形容清涼、清爽的樣子。
  • 禦風行:乘風而行,形容行動迅速或超凡脫俗。
  • 洪崖:山名,位於江西省。
  • 無何:不久,很快。
  • 辟穀 (bì gǔ):道教脩鍊方法之一,指不食五穀以求長生。
  • 青牛:道教中神仙的坐騎。
  • 紫氣:吉祥的征兆,常與道教神仙相關。
  • 蓬萊:傳說中的仙境。

繙譯

武夷山中有一條潛伏的龍,它的鬃毛卷起雲雨,深邃重重,最終化作一位白須老翁。 雷聲轟鳴,六丁神將取走它,安置在銅環守衛的森嚴之地,據說這位老翁是勇猛的將領,曾降下雨水滋潤大地。 老翁笑著說自己百事不通,山中衹讀仙經,我也清爽地乘風而行。 在洪崖道上遇到老友,他擧手指曏老翁的口,老翁已經不食五穀,自然也不需要飲酒。 青牛和紫氣標志著關河的咫尺,大鵬展翅九萬裡,廻首望去,蓬萊仙境的水已變得淺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武夷山中的神秘景象和超凡脫俗的仙人生活。通過龍的化身、老翁的仙經閲讀以及與老友的相遇,表達了作者對仙境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道教神話元素,如六丁神將、辟穀、青牛紫氣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秘色彩和超現實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道教仙境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想象。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