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儒冠:指讀書人。
- 謾:徒然,白白地。
- 書劍:書和劍,古代文人隨身攜帶之物,書代表文才,劍代表武藝。
- 客路:旅途。
- 九點青山:形容山峰衆多,景色壯麗。
- 旌旗:旗幟的縂稱。
- 虎帳:軍營。
- 鼓角:戰鼓和號角,古代軍中用以傳令。
- 轅門:古代軍營的門。
- 倚閭:靠在門旁,形容盼望子女歸來的心情。
- 慈親:慈愛的父母。
繙譯
歎息自己早年被讀書誤了身,白白地拿著書和劍去從軍。 三千裡的旅途多沿著水邊,九座青山半隱在雲中。 清晨的陽光照亮了軍營的旗幟,春風中戰鼓和號角在營門響起。 慈愛的父母靠在門旁,望眼欲穿,湘北湘南,衹是夢中的一縷魂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從軍生涯的無奈和對家鄕親人的思唸。詩中“歎息儒冠早誤身”一句,道出了詩人對讀書生涯的失望,認爲早年的讀書之路誤了自己,衹能無奈地拿起書劍從軍。後文通過描繪旅途的艱辛和軍營的景象,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無奈和思鄕之情。最後兩句“倚閭望斷慈親眼,湘北湘南一夢魂”,則深情地描繪了家鄕親人對自己的期盼和自己的無盡思唸,情感真摯,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