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戴剡源同史憲使遊三天洞二首

· 貢奎
古寺何年建,□低屋亂巢。 老鬆擎雨蓋,修竹拂雲梢。 石壓泉聲伏,山回隴勢包。 追隨記今日,照影俯池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qíng):舉,支撐。
  • (fú):輕輕擦過。
  • (lǒng):山脈,山嶺。
  • (ào):低窪的地方。

翻譯

這座古老的寺廟是何時建立的,屋頂低矮,周圍雜亂地搭建着巢穴。 古老的松樹像撐開的雨傘,修長的竹子輕輕拂過雲端。 石頭壓着泉水,使其聲音低沉,山脈迴環,山勢包裹着整個地方。 今天我們一起追隨着這些景象,影子倒映在池塘的低窪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寺及其周圍的自然景觀,通過「老鬆擎雨蓋,修竹拂雲梢」等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古寺的靜謐與自然的壯美。詩中「石壓泉聲伏,山回隴勢包」進一步以山石和泉水的互動,以及山脈的環繞,來表達自然的和諧與力量。最後一句「照影俯池坳」則巧妙地將詩人與自然融爲一體,體現了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留戀。

貢奎

元寧國宣城人,字仲章,號雲林。十歲能屬文。初爲池州齊山書院山長。成宗時中書奏授太常奉禮郎,上書言禮制,朝廷多采其議。遷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轉應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賢直學士。有《雲林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