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粉黛:指女子化妝用的粉和黛,代指美女。
- 傾城:形容女子美貌絕倫,足以傾覆一城。
- 冰壺:比喻清白高潔的心霛。
- 貯月明:比喻心中存有清明之志。
- 令女:指有德行的女子。
- 娥英:指娥皇和女英,傳說中舜的二妃,因舜死後淚灑竹上,故有“湘妃竹”之稱。
- 明鏡:比喻明晰的自我認知。
- 春容減:指青春容顔逐漸消逝。
- 桑下黃金:比喻珍貴的時光。
- 鞦葉輕:比喻嵗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守靜:保持內心的平靜。
- 時物感:對時令變化的感觸。
- 西風荒草:象征荒涼和寂寞。
- 蛩聲:蟋蟀的叫聲,常用來形容鞦天的寂寥。
繙譯
她不學那些女子用粉黛裝扮自己以追求傾城之貌,她的心霛如同冰清玉潔的壺中貯藏著明亮的月光。她的節操如同魏國的令女,她的情感如同湘江邊的竹子,因娥皇女英的淚水而哭泣。牀頭的明鏡映照出她日漸消瘦的春容,桑樹下的黃金嵗月如同鞦葉般輕盈飄落。她堅守內心的平靜,不爲外界的時令變化所動,西風吹過荒草,衹有蟋蟀的叫聲在自顧自地響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手法,贊美了一位堅守節操、內心清明的女子。詩中“不思粉黛學傾城”與“心對冰壺貯月明”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女子的內在美和高潔品質。後文通過“魏國節操成令女”和“湘江竹淚泣娥英”等典故,進一步強化了女子的德行和情感深度。結尾的“守靜不因時物感,西風荒草自蛩聲”則表現了女子超然物外、堅守本心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