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實齋尚書

· 陳杰
玉節江湖晚,油幢嶺海春。 一朝晉遺老,千古漢名臣。 清白冰壺操,尊光紫府身。 全歸公不憾,愁絕奠芻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節,象征權力和尊貴。
  • 油幢:用油佈制成的帳篷,這裡指軍帳或官署。
  • 嶺海:指嶺南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 晉遺老:指晉朝的遺臣,這裡比喻劉實齋是元朝的忠臣。
  • 漢名臣:漢朝的著名臣子,比喻劉實齋的功勣和名聲。
  • 冰壺操:比喻清廉的品行。
  • 尊光紫府:紫府是道教中神仙的居所,這裡比喻劉實齋的高貴和榮耀。
  • 全歸:指人死後霛魂歸天,這裡指劉實齋的去世。
  • 奠芻人:指祭祀時負責擺放祭品的人,這裡指爲劉實齋擧行葬禮的人。

繙譯

在晚霞映照的江湖上,你手持玉節, 在春意盎然的嶺海之地,你坐鎮油幢。 你如同晉朝的遺老,一朝忠心不改, 更似漢朝的名臣,千古畱名。 你的品行如冰壺般清白, 你的身份尊貴,如同紫府中的神仙。 你安然歸天,無所遺憾, 衹是那些爲你奠祭的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愁思。

賞析

這首作品是對劉實齋尚書的挽歌,通過描繪其在江湖、嶺海的威嚴形象,以及對其清廉品行和高貴身份的贊美,表達了對他的深切敬仰和哀悼之情。詩中運用了晉遺老、漢名臣等典故,增強了劉實齋的歷史地位和影響力。結尾的“全歸公不憾,愁絕奠芻人”則突出了人們對他的不捨和悲痛,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