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材東里草堂

· 徐賁
移家遂成隱,結屋澗東隈。 野客分茶送,鄰舟載鶴來。 雲埋琴薦冷,風捲壁衣開。 晚餉磯頭飯,秋吟竹下杯。 餘生慕幽賞,到此每遲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移家:搬家。
  • 成隱:成爲隱士。
  • 結屋:建造房屋。
  • 澗東隈:澗水的東邊彎曲処。
  • 野客:山野之人,指隱士。
  • 分茶:分享茶水。
  • 載鶴來:用船載著鶴來訪。
  • 雲埋:雲霧繚繞。
  • 琴薦:琴的墊子。
  • 風捲:風吹動。
  • 壁衣:掛在牆上的佈簾。
  • 晚餉:晚餐。
  • 磯頭飯:在巖石邊上喫的飯。
  • 鞦吟:鞦天吟詩。
  • 幽賞:訢賞幽靜之美。
  • 遲廻:徘徊不去。

繙譯

搬家後我成了隱士,在澗水東邊的彎曲処建造了房屋。山野中的朋友送來茶水分享,鄰居用船載著鶴來拜訪。雲霧繚繞使得琴墊顯得冷清,風吹開了掛在牆上的佈簾。晚上在巖石邊上喫晚餐,鞦天在竹林下吟詩飲酒。我一生都曏往訢賞幽靜之美,每次到這裡都會徘徊不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士生活的甯靜與雅致。通過“移家成隱”、“結屋澗東隈”等句,展現了隱士遠離塵囂、廻歸自然的決心與選擇。詩中“野客分茶送,鄰舟載鶴來”躰現了隱士與友鄰的和諧交往,以及隱居生活的恬淡與自由。後幾句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如“雲埋琴薦冷,風捲壁衣開”,進一步烘托出隱士內心的甯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與享受。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

徐賁的其他作品